茶文化中国特产网

中国特产网
汇集全国旅游信息,旅游景点大全,旅游百科知识

江阴拖炉饼

江阴拖炉饼的基本介绍拖炉饼刚开始时尚于塘桥及周围区域,渐渐辐射到杨舍、塘市、福山、港口、大义、顾山等地,是杨舍、塘桥两地,现时尚于常熟市大义、福山,张家港市杨舍、塘桥、港口,江阴市北漍、长泾、祝塘一带。营养成分面粉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维

江阴拖炉饼

江阴拖炉饼的基本介绍

拖炉饼刚开始时尚于塘桥及周围区域,渐渐辐射到杨舍、塘市、福山、港口、大义、顾山等地,是杨舍、塘桥两地,现时尚于常熟市大义、福山,张家港市杨舍、塘桥、港口,江阴市北漍、长泾、祝塘一带。

营养成分

面粉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和钙、铁、磷、钾、镁等矿物质,有养心益肾、健脾厚肠、除热止渴的效果。

商品特征

香气袭人、酥而不焦、油而不腻、香甜可口。

历史民俗

清朝同治三年春季(1864年),李鸿章的淮军配合“戈登洋枪队”攻打杨舍堡城的太平军。驻在杨舍的太平军护王陈坤书得讯后,就组织杨舍、华墅、塘市、塘桥等地方师帅部队,在长泾河周围布下包围圈,筹备迎敌。

杨舍老百姓听到太平军要打洋鬼子,大伙很开心。战事紧迫,太平军出征路上要吃饭,大伙就想要做点干粮,让战士们吃饱肚皮好杀洋鬼子。

杨舍城里有个糕饼师傅叫陈阿二,他想出做素心馅的面饼既便捷又上口,于是,家家献面粉,每人到地里挑荠菜。陈阿二约了几个糕饼师傅便动手做起来,和面、掐坯、擀皮、包馅、摊平,然后下锅,锅下火旺,锅里油热,饼不消一会儿就煎熟了。师傅们连夜做了好多饼,送到太平军营房里。第二天一早,部队开拔上前线,杨舍城百姓夹道相送。陈阿二想,还剩下不少面坯、饼馅,何不现做现吃?陈阿二想好了,立刻动手把做好的生饼、煎饼的炉子、素油、硬柴,一块装到一辆拖车上。杨舍街上人头攒动。有人双眼尖:“哈,陈师傅好主意,把煎饼炉子也拖来啦!”

街面上飘散一阵阵油香、饼香。陈阿二忙得不亦乐乎,忙不迭地把刚出炉的喷香的馅饼塞到经过的太平军战士手里。部队出城了,走远了,饼香还没散尽。有好事的问了:“阿二师傅,你做的这个饼,叫什么饼啊?又便捷又美味,总该取个名字吧?”陈阿二抹了一把汗,挠了挠脑袋,憨厚地笑了:“这个,这个嘛?”他敲敲锅子,又拍拍炉子,拍拍拖车,突然冲口而出:“就叫——拖炉饼吧!”

江阴拖炉饼的做法

材料工具

1.精白面粉、香油、白糖。

2.荠菜、猪油(俗称板油)、芝麻。

3.擀面杖、砧板。

4.两只铁炉子,一只平底炉、一只尖顶锥形炉。

工艺步骤

1.用面粉和水并滴入适当香油搅拌揉捏和匀备用。

2.用适当猪油、白糖、荠菜(剁碎)拌匀为馅。

3.将包馅的面团擀成圆饼状(也有长圆形),外粘芝麻备用。

4.将两只炉子预热至适合温度(全凭老师傅经验)后,将圆饼依次排在平底炉上,然后将预热的锥形炉盖在平底炉上,以顶炉、底炉的热量将饼烤熟。

5.烤熟后将顶炉拖(移)开(故称拖炉饼),便制成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中国特产网 » 江阴拖炉饼